×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
Queen Elizabeth School Old Students' Association Secondary School
《學界Create, Like and Share》 第15集

 影片來源: Viu TV 99台
節目預告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最Create, Like and Share的地方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是一所位於元朗區的中學。學校秉承的辦學宗旨為實踐理想、承擔使命:教育在於啟發人的良知,使人追尋及實踐從善之道。每人也可因著教育得以成長向善,以愛和理性應用知識,以情和創意體現生命的美。學校以環境關懷,扣連價值觀教育,推動開拓創新為特色,在滿滿師生情懷下,將學到的東西去服務社群。

#環保創新連結社區 服務共融傳遞關愛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積極推動環境與人文關懷教育,並透過「大豆計劃」讓學生親身參與科研與社會實踐。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指導下,探討大豆的營養價值及其在解決糧食問題的潛力,並進行製作豆腐等實驗,從中了解長者的營養需求及固氮作用對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性。此外,學校亦開設跨學科的「可持續發展課程」,融合科學、地理、人文及STEAM教育,讓不同年級學生分別走進濕地公園、參加樹木與人課程、探訪流浮山及古建築,體驗生態與文化的連結。學校更設有「導賞員培訓計劃」,讓學生化身導賞員,帶領家長和社區人士認識濕地與古蹟,以「Train the Trainer」模式將知識傳遞開去,推動關愛與環境保護精神深入社群,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的未來公民。

#科研設備配合專才 培育創新思維成長
為讓學生有更多高端科研的實踐機會,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設立了中學少有的「分子生物實驗室」,這一硬件源於沙士疫情後師長對健康科學推動的共識,並透過自資及優質教育基金建立。學校科研文化以三大重點為核心:第一,緊貼環境議題及最新STEAM知識;第二,鼓勵學生將研究成果與不同持份者分享,提升自信與溝通力;第三,重視成果之餘,更強調學習過程與反思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學生於科研比賽屢獲佳績,包括《蟲仔的塑膠盛宴》研究大麥蟲分解塑膠、《誰能解纖》探索細菌酶分解纖維素,以及《菇膠大戰》發現菇菌絲體可分解塑膠等項目。這些成果不僅反映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難能力,也展現了學校致力培養具國際視野、能以科學應對未來挑戰的年輕科研人才。

#英語浸潤生活習慣 閱讀啟發多元思考
在語文教育方面,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推行「English Thursday」,將英語學習融入日常校園生活。當天低年級同學會籌辦英文遊戲攤位,高年級的英文學會成員則擔任「英語大使」,與學弟妹互動並派發蓋章,換取小食部優惠券,而購買時更須以英語溝通,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練習表達。學校每週的英語早會也鼓勵學生用英語分享經驗和故事,培養公開演說的自信。同時,學校積極推廣閱讀文化,設有閱讀課、閱讀沙龍、全校閱讀分享會、閱讀小冊子及午間閱讀桌等活動,讓學生多接觸中英文優質讀物,拓展語言能力與知識面。這些安排不僅讓英語成為校園日常交流的重要部分,更透過閱讀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,為未來的學術及職場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

香港元朗區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為元朗區的資助男女中學,辦學宗旨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,使學生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方面得到理想的發展。透過均衡的課程及富啟發性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充分發展各方面的潛能,並培養生活紀律、公民意識,貫徹校訓「修己善群」的精神,進德修業,服務社群。

地址:新界元朗天水圍天城路18號
電話:23386122
傳真:24482783
電郵 :  info@qos.edu.hk

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
Queen Elizabeth School Old Students' Association Secondary School
《學界Create, Like and Share》 第15集
  影片來源: Viu TV 99台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最Create, Like and Share的地方 ?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是一所位於元朗區的中學。學校秉承的辦學宗旨為實踐理想、承擔使命:教育在於啟發人的良知,使人追尋及實踐從善之道。每人也可因著教育得以成長向善,以愛和理性應用知識,以情和創意體現生命的美。學校以環境關懷,扣連價值觀教育,推動開拓創新為特色,在滿滿師生情懷下,將學到的東西去服務社群。

#環保創新連結社區 服務共融傳遞關愛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積極推動環境與人文關懷教育,並透過「大豆計劃」讓學生親身參與科研與社會實踐。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指導下,探討大豆的營養價值及其在解決糧食問題的潛力,並進行製作豆腐等實驗,從中了解長者的營養需求及固氮作用對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性。此外,學校亦開設跨學科的「可持續發展課程」,融合科學、地理、人文及STEAM教育,讓不同年級學生分別走進濕地公園、參加樹木與人課程、探訪流浮山及古建築,體驗生態與文化的連結。學校更設有「導賞員培訓計劃」,讓學生化身導賞員,帶領家長和社區人士認識濕地與古蹟,以「Train the Trainer」模式將知識傳遞開去,推動關愛與環境保護精神深入社群,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的未來公民。

#科研設備配合專才 培育創新思維成長
為讓學生有更多高端科研的實踐機會,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設立了中學少有的「分子生物實驗室」,這一硬件源於沙士疫情後師長對健康科學推動的共識,並透過自資及優質教育基金建立。學校科研文化以三大重點為核心:第一,緊貼環境議題及最新STEAM知識;第二,鼓勵學生將研究成果與不同持份者分享,提升自信與溝通力;第三,重視成果之餘,更強調學習過程與反思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學生於科研比賽屢獲佳績,包括《蟲仔的塑膠盛宴》研究大麥蟲分解塑膠、《誰能解纖》探索細菌酶分解纖維素,以及《菇膠大戰》發現菇菌絲體可分解塑膠等項目。這些成果不僅反映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難能力,也展現了學校致力培養具國際視野、能以科學應對未來挑戰的年輕科研人才。

#英語浸潤生活習慣 閱讀啟發多元思考
在語文教育方面,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推行「English Thursday」,將英語學習融入日常校園生活。當天低年級同學會籌辦英文遊戲攤位,高年級的英文學會成員則擔任「英語大使」,與學弟妹互動並派發蓋章,換取小食部優惠券,而購買時更須以英語溝通,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練習表達。學校每週的英語早會也鼓勵學生用英語分享經驗和故事,培養公開演說的自信。同時,學校積極推廣閱讀文化,設有閱讀課、閱讀沙龍、全校閱讀分享會、閱讀小冊子及午間閱讀桌等活動,讓學生多接觸中英文優質讀物,拓展語言能力與知識面。這些安排不僅讓英語成為校園日常交流的重要部分,更透過閱讀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,為未來的學術及職場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
節目預告
香港元朗區
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為元朗區的資助男女中學,辦學宗旨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,使學生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方面得到理想的發展。透過均衡的課程及富啟發性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充分發展各方面的潛能,並培養生活紀律、公民意識,貫徹校訓「修己善群」的精神,進德修業,服務社群。

地址:新界元朗天水圍天城路18號
電話:23386122
傳真:24482783
電郵 : info@qos.edu.hk